摘要第十三届中国东莞国际鞋展将于4月28日开幕,包括巴罗利顶级私人定制男鞋等个性化品牌将首次亮相东莞,业内人士称,这一迹象透出内销鞋也将涌现个性化趋势这一消费讯号。说到制鞋,东莞人不仅不陌生,而且会津津乐道,世界顶级品牌大多都是在东莞加工的。鞋…
第十三届中国东莞国际鞋展将于4月28日开幕,包括巴罗利顶级私人定制男鞋等个性化品牌将首次亮相东莞,业内人士称,这一迹象透出内销鞋也将涌现个性化趋势这一消费讯号。
说到制鞋,东莞人不仅不陌生,而且会津津乐道,世界顶级品牌大多都是在东莞加工的。鞋业的大制作、大加工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一直为东莞制鞋企业所沿袭,但利润越来越薄的现实也逼迫鞋业企业寻求出路,事实上,个性化定制就是出路之一。
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模式转变为个性化定制并不简单。加工模式的流程不复杂,接单——生产——运输,个性化定制模式就复杂得多了。
个性化定制鞋品,最大可能地融合了顾客的个性要求,顾客可自选颜色、材质、搭配及设计元素,整个定制过程,如同一次设计审样会,顾客得到的也是唯一属于个人专属的鞋品,而不是所谓的限量版。
东莞鞋业试图转型个性化定制,除了整个流程需发生改变,其经营理念及要素资源采购都将实现革命性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瓶颈将来自于设计能力及鞋匠对流行趋势掌握的能力,当然,鞋匠的沟通能力、生活经验及理解客户要求,提出有价值建设的能力等等涉及鞋匠个体品质的素质也极其重要。实际上,个性化定制的主要生产单元是人,人的品质决定了鞋的价值,谁拥有更多的大师谁就拥有最好的品牌。人是最大的利润来源。
不过,设计与加工相分离的流程设置也是可行的,但对客服、设计、加工的沟通效率和品质却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客服接单,设计主导,加工配合这一链条中,任何一点的理解误差都会带来客户满意度的降低。
传统的高品质手工艺人的模式弥足珍贵,但失之于加工能力有限,产能上不去,所以,个性化鞋能否顺利放行的关键还是人才培养。要给客户最好的建议和提供最佳产品,首先得把自身培养成鞋品的顶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