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 自有凤凰来
————河田皮革鞋材商圈溯源
业界流传一句话:世界鞋业看中国,中国鞋业看东莞,东莞鞋业看厚街。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社会生产力累积,加上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使东莞成为中国大陆制鞋业发展最快,鞋材需求最旺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东莞厚街,数据显示厚街镇鞋类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全球的十分之一。这里聚集的国际鞋业采购商超过1000家,各类鞋企近2000家,年产鞋15亿双,在国际鞋业舞台上举足轻重。
天时、地利、人和
河田村位于厚街镇中部,莞太大道之东,面积约9.1平方公里,从1229年良辅立村,至今已历780个春秋。
地方虽不大,但地理条件优越。西部与厚街镇中心区相连,中部为广深高速路出口,随着东莞鞋业的迅猛发展,凭着珠三角高度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和周边6000家上下游合作商的综合优势,这里慢慢形成了皮料、鞋材的专业交易市场,吸引着珠江三角洲、浙江、福建以及香港、台湾、越南等地的进货商。两公里长的河田大道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年交易额达到数百亿元,慢慢的到这里做生意的称这条大道叫“河田商圈”,并在鞋材领域远近闻名。
熟悉河田历史的人都说和河田这几年的变化真的是沧海桑田,十多年前很多地方还是大片的芭蕉园、庄稼地,7、8年前,河田大道许多地方还是坑坑洼洼。但现在,很多人 评价说,河田地面可谓存金存土,每天都有让你欣喜的变化。岁月流转,昔日的小村子变成了今日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驻足街头,常有绿眼睛,黄头发的美女用生硬的普通话向你问路。街两旁五颜六色的店招、琳琅满目的货品,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将这里的魅力彰显无遗。
人家都说天时地利人和都被河田占尽了。摊上了改个开放、深圳腾飞、珠三角一体化,制鞋业在广东融汇、聚集。河田人以博大的胸怀笑迎八方宾客。十余年的发展,河田大道慢慢成为一条成熟的鞋材皮料经营贸易街,商圈经营商户达千余家,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地区皮革鞋材批发贸易集散地,产品远销亚非欧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河田让我们喜欢并留下来
“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和很多人问起选择河田的理由是什么?除了回答说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市场资源外,无论采购商还是供应商都会和我们讲这里的市场秩序好,讲诚信。
多年来河田大道的管理者们为建立这里良好的商业秩序费了不少心。早年有厂商从河田买了皮料做鞋,后来发现皮料有问题找到村里来,当时是村里直接着手调查问题原因,将所有假冒,以次充好的商户赶出河田。其后的许多年,河田商圈的管理者一直在建立诚信的市场秩序上狠下功夫,河田商户也慢慢的自发形成了讲信誉、重质量的大氛围,并一度成为河田吸引众多交易商的原因。
其实多年来河田的鞋材市场管理工作一直是扎扎实实,而又体贴入微的。村里有专门的办公室,专人负责,为鞋材企业排忧解难。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村里更是积极的发动村民合理调整铺租,与企业共渡难关。
曾经一度有人说,河田商圈是自发形成的,是“野生“的,但稍微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没有河田历届领导班子无私的付出,河田商圈绝不会有今天的繁华,更不会有如此巨大的行业影响力。
确实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误打误撞的掘到了一处“金矿”的价值之后,我们更是加紧建设,高度重视,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政策。建市场、搞治安、大力宣传、招商。
留在河田做生意,是看到这里巨大的行业前景,更是看中河田管理者无私付出和不断进取,让每个来这里的生意人都感到安心、放心
政府主导作用凸显
原来的河田村是以农业为主导,生产力落后,工业基本空白,1982年,村、组两级集体纯收入不到40万元,。改革开放后,河田村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对外招商,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失时机的发展商业实业、私营和股份制经济。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形成以厚街工业园为依托,以皮料市场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2006年,村组两级总资产44958万元、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5155万元,而皮革鞋材市场的繁荣每年为河田创造相关产值达数亿元。河田今天的种种改变,确切的说与这里鞋材皮革市场的兴旺无法分开。

20世纪初的河田大道。
各级政府一直重视厚街皮革鞋材产业,并给予厚望。在《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有这样的蓝图:优化珠江东岸功能布局,加快东莞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而当地政府目前正在做的事,就是在厚街打造一个亚洲鞋业总部基地。
厚街镇前镇长陈仲球表示,作为亚洲鞋业之都的东莞已经明确了发展“总部型经济”的大方向,在未来几年内,东莞将斥资实施一系列项目,打造以厚街为中心的皮革鞋材商圈。
而今,在被东莞市确定为转型升级试点镇后,厚街镇以点带面,纵横推进,厚街镇委书记强调,在同一个时期内高度的推进传统产业从制造向研发设计贸易采购,向企业总部,行业总部延伸,将对推动厚街特色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河田商圈皮革鞋材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的关心、关怀和支持。离不开政府各级部门对行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将皮革、制鞋业作为本地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政治上予以信任,政策上予以优惠,服务上予以方便,经营商予以指导,为皮革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而河田村委是这些措施政策的最终实施和执行者,从最早引导村民自建房屋开发商铺,到一点点整顿市场秩序,理顺各方关系,建设相关软环境,当地政府每年都在做着大量的工作。河田的历届村委领导班子以高度的责任心,用心的经营着这里的一切。成立专门的办事机构、筹办行业协会、协调村民与商户的关系等等。踏实有效地工作,高瞻远瞩的眼光,使得河田商圈活力四射。
升级改造,让河田向新高度迈进
河田商圈已经形成鞋材皮料批发的先天商业环境周边经营鞋材的商户已经有6000多户,牛皮、猪皮、PU、合成革、布料、化工、五金、鞋机等经营商云集,这个鞋材集散地主要为东莞市内及周边的鞋厂提供生产原材料,产品辐射珠三角洲。以河田大道为中心,现在已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各相关配套行业,如贸易公司、物流业等等环绕其间。
市场规模提升,相应的需要档次、管理等等也要跟得上来。但河田商户多是散户经营,缺乏统一的规范,看看大道两旁高高低低的招牌,加上皮料本来就容易给人造成脏、乱、差的第一印象,商铺杂陈,物业管理混乱,交通无序。早期的一些商户只要能够盈利,不太注意周围环境问题。随着河田大道的皮革鞋材经营越来越上规模,从前粗放的经营格局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河田商圈急需一个按照现代化市场规范设计、管理的龙头市场,进而带动整个商圈升级换代,走出一片新的天空。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寒冬”里,河田商圈迎来了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南峰国际皮革鞋材交易中心的开业实用性,专业性,前瞻性相结合,让行业人士的眼球为之一亮。
厚街镇党委书记曾经这样讲过:“南峰国际皮革鞋材交易中心试我镇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镇政府在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同时,将全力支持个鞋业专业市场在厚街的发展,并且将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扩大行业商机。”南峰正慢慢成为厚街鞋材业的第一品牌,并朝着全省、全国第一品牌靠近。而相信在南峰这个“龙头”市场的带动下,河田的皮革鞋材市场将向着更专业、更具影响力的新高度迈进。

热闹繁忙的河田大道一隅。

繁华的河田大道实景,南峰·国际就位于大道的门户口位。